在工業吊裝作業中,不少操作人員存在“重物吊至高空后暫時懸停”的誤區,殊不知這一行為會對設備造成不可逆損傷,還潛藏重大安全隱患。
從核心部件受力原理來看,吊鉤與鏈條是承載重物的關鍵結構。當重物長時間高空懸掛時,吊鉤始終承受垂直向下的恒定拉力,即便處于靜態狀態,金屬材質也會因“應力松弛”現象逐漸產生微觀變形。若懸停時間超過設備耐受閾值,吊鉤鉤口可能出現永久性張開,甚至觸發安全卡扣失效,一旦突發震動或電流波動,重物墜落風險會呈指數級上升。

鏈條的損壞風險同樣不容忽視。環鏈電動葫蘆的鏈條采用多節鏈環鉸接結構,懸重狀態下每個鏈環連接處均需承擔均等載荷。長時間受力會導致鏈環接觸面過度磨損,潤滑油膜失效后金屬直接摩擦,不僅會產生刺耳異響,還會使鏈環直徑逐漸減小、強度大幅下降。更危險的是,磨損嚴重的鏈條可能在后續吊運中突然斷裂,引發重物砸落事故。
按照安全作業規范,當重物吊運至指定位置后,必須立即通過穩定支撐結構(如貨架、工裝平臺)承接重物,待確認重物完全脫離吊鉤受力范圍后,再操作葫蘆收回鏈條。這一流程不僅能避免設備部件因長期受力損壞,延長葫蘆使用壽命,更能從根本上杜絕懸重墜落引發的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,確保每一次吊裝作業都符合安全標準。